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 
月饼加工贴牌首选德生月饼网
 

广东小吃的由来(下)

发布时间:2014-02-14 14:14:03
 

沙河粉
沙河粉最早出自广州沙河镇而得名
清末,沙河镇有一个小店铺,名叫“义和居”,店主名叫樊阿香,已经成婚,还有一个老父亲,叫樊官秀,一家三口以卖白粥油器、饭食为生。一天,樊阿香吃了些上火的东西,又着了凉,有些发热,头重脚轻,不思饮食。父亲樊官秀很是发愁,便想做些新鲜食品给儿子开开胃。 做什么好呢?想来想去,自己别的不会做,只会用米浆蒸蒸糕做点粉条,但都粗糙大块,口感不怎么样。要想儿子胃口好,还是做点薄的米粉吧。怎样做米粉才能薄呢?他抬头一看,看见平常晒东西用的窝篮,心里突然灵光一闪:在上面倒一层薄薄的米浆,蒸熟后不就是一层薄薄的米粉了吗?于是马上洗净窝篮,又浸好米,磨了米浆,烧开了蒸锅里的水后,舀了一勺倒在窝篮上。然后轻轻一摇,让米浆薄薄地摊在上面,放在锅里,用猛火蒸上一两分钟,米浆就熟了,成了薄薄的一片粉皮。樊官秀揭起粉皮,切条,再加上油盐香葱等佐料,一碗香喷喷的米粉做好了。樊阿香一尝十分可口,胃口好多了,边吃边问父亲这粉叫什么名字。樊官秀说:“这是见你不开胃,试着蒸的,还没有名字。”妻子说:“这粉是在沙河创制的,不如就叫沙河粉吧。”第二天,樊阿香便把沙河粉推了出去,十分受欢迎,沙河粉就始文明。

煎堆
煎堆又叫麻团、珍袋,在广东是指拳头大小、油炸糯粉团,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。
煎堆华北地区称麻团,东北地区称麻圆,海南又称珍袋,是中国油炸面食的一种,由于流行于广东地区,因此也是广东油器的一种。
在唐朝时长安已经有碌堆这种宫廷食品,之后有不少中原人南迁,带着煎堆来到南方,成为两广的小吃。是广东人元宵节时敬神祈福,老人贺寿,或是建房上梁,孩子满月招待客人不可缺少的食物。

也是广东及港澳地区常见的贺年食品,有“煎堆辘辘,金银满屋”之意。另有一种石榴花煎堆,上面有红色花状物体,形似石榴,寓意多子。

肠粉
肠粉起源于广东,早在清代末期,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。那时候,肠粉分咸、甜两种,咸肠粉的馅料主要有猪肉、牛肉、虾仁、猪肝等,而甜肠粉的馅料则主要是糖浸的蔬果,再拌上炒香芝麻。
 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,是一种米制品,亦称拉粉、卷粉、  肠粉
猪肠粉(因形似猪肠) ,因为早市销量大,多数店家又供不应求,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,因此又被戏称为“抢粉”。出品时以“白如雪,薄如纸,油光闪亮,香滑可口”著称。 在广东,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,它价廉、美味,老少咸宜,妇孺皆知,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,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,几乎都有供应。  
关于肠粉的起源,目前似乎还没有统一的说法,有人说“最早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。”又有人说“肠粉起源于广东,早在清代末期,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”。也有传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那会儿,受了吃客大臣纪晓岚的蛊惑,专门拐去粤西吃肠粉。当吃到这种“够爽、够嫩、够滑”的东西时,乾隆赞不绝口,并乘兴说:这米粉有点像猪肠子。肠粉在广东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粉粉嫩嫩、晶莹剔透的感觉实在美不可言!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、薄如蝉翼、晶莹剔透,吃起来鲜香满口、细腻爽滑、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,越吃越爱吃!


双皮奶
双皮奶是广东著名的甜品,在广东,如今已很难考究那一家的双皮奶才叫得上〔正宗〕,不过,由於顺德大良向以牛奶驰名,故顺德大良人用水牛奶制成的双皮奶就相当独特。
有名的双皮奶店在广东真是多如天上星星,
闻名的早已在各大小城市开设连锁店,包括有,民信、仁信及南信。

最正宗的是南信,双皮奶是南信牛奶甜品店的招牌食品。该店位于第十甫45号,创于1939年,创始人为顺德大良黄景云。其双皮奶是以优质水牛牛奶和蛋白、白糖等混合,以炖好后牛奶双层凝固色洁白,膏状,呈半固体,光洁平滑,奶皮不离碗边,风味甜香软滑,营养丰富,别具一格,具润肺养颜之效。

南信双皮奶是闻名暇尔的,关于双皮奶有这样一个传说:旧时有一人将头天卖剩的奶搁置一旁,摊冻后发现面上结了一层奶皮,他觉得有趣,第二天又在上面倒上一层奶,就这样“双皮奶”出世了。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而已,双皮奶数顺德大良的最为出名,南信双皮奶的创始人就是顺德人,1943年在广州创店并一举成名。

姜撞奶
关于姜撞奶,曾有传说。从前,在广东番禺沙湾镇,一个年迈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,后知道姜汁可治咳嗽,但姜汁太辣,老婆婆无法喝下去,媳妇不小心把奶倒入装姜汁的碗里,奇怪的是过了一阵子牛奶凝结了,婆婆喝了后顿觉满口清香。第2天病就好了。因此姜撞奶就在沙湾镇流传开了,沙湾人把“凝结”叫“埋”于是“姜撞奶”在沙湾也叫“姜埋奶”。

 
 
粤ICP备11089952号